“腳踏實地,靜待花開”是我參加完上個月舉辦的教師工作坊第八期活動數創藝術工坊后最深的感悟。當我聽完兩位數字創意學院老師的講解后深刻地感受到,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需要學會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里靜下心來做事。作為老師需要給他們試錯的機會,要給他們時間成長;而作為學生,要學會戒驕戒躁,腳踏實地。這也是加入了常信兩年后的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感悟。
日積月累,積少成多,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對于我教學方面工作的總結。作為大外部的年輕教師,我知道英語的學習需要講究日復一日的累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我剛剛開始開展教學工作時候就遇到了一個困難,當時學生不太能立刻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還是期盼教師給予他們更多的指導。當時的我比較著急,確實給予了學生更多的指導,課堂里加入更多的內容,可效果不佳。所以在這個問題方面我請教了有經驗的教師,他們給我的建議是不要著急,要多創造讓學生互動的機會,學生們在課堂上“做”的多了,語言學習的效果會更好。這個建議非常有效,在調整過后的第二學期,我發現學生可以完成更高要求的項目式作業的時候,不禁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在教學的工作方面要求自己慢下腳步,做到以學生為中心展開工作,在做學生工作時更應當如此。去年,我很榮幸加入了數字經濟學院班主任隊伍。因為是跨學院做的班主任,并不是我上過課的班級,與學生接觸機會較少。剛剛接手班級的時候,總會盡量多去跟他們接觸,我經常抽課間或課前的時間與同學談心,隨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動,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思想、生活方面主動關心學生,談心談話,并深入了解他們的宿舍生活。對一些家境貧困的學生,我留意任何可以幫助他們減輕家里負擔的機會。我深刻的理解,做班主任一定要在學生中有威信,因此我本人在工作及平時為人處事方面盡可能以身作則,讓學生信賴、信服,希望可以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去感染學生,為學生做好表率。
回顧自己這兩年還是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以后會多跟其他優秀的老師學習經驗,我愿意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在各方面取得更大的進步,做到腳踏實地,靜待花開。(圖文、朗讀/毛禎儷 審核/趙宇萱 吳昊 吳青萍)